中国煤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央精神 通知公告 学会动态 行业信息

学术会议

10月17日,由中国煤炭学会指导,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煤炭行业环境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讨会”在浙江宁波成功召开。中国煤炭学会秘书长王蕾,杭州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付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杭州研究院院领导郭中权主持开幕式,肖艳、毛维东出席会议。论坛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以及来自黄河水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高校的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以“聚焦煤炭前沿,共探绿色发展之路”为主题,紧扣国家 “双碳” 战略目标与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就最新理论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作专题报告与深度研讨。论坛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为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构建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系。来自行业协会、学会、大型能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论坛期间同期召开了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时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委员会立足“十四五”煤矿生态环境保护进展与成果,就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围绕“十五五”重点任务与技术需求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多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建设性意见,为煤炭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学术动态
科教动态

9月15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低碳发展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主旨报告环节,国家能源集团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卓越工程师孟淑英以“煤矿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保监测技术与实践”为题,介绍国家能源集团在煤矿生态监测体系构建、应用实践和科技攻关等方面情况,分享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化监测机制与技术评价体系,通过融合AI大模型开展多场景、多要素的监测实践,相关技术对推进监测能力提升与数智化升级,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方杰作“露天矿区水资源保护利用关键技术与途径”报告,分享露天矿区开发地下水影响机理、控制方法与技术,介绍以排土场生态含水层再造、帷幕截流和“四水”资源立体存储为代表的水资源立体保护关键技术与途径,通过开展以精准灌溉为导向的矿坑水利用技术研究,推动了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准能集团生态环境保护部副主任王瑜以“绿色发展赋新能,打造煤海塞罕坝”为题,系统介绍了准能集团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探索及成就,分享矿区水土流失控制技术和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在此技术基础上着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为全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典型示范。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新方法和煤炭绿色开发、矿区绿色发展等前沿问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准能集团科信部主任张建华提出要深入挖掘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结合国家项目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修复模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崔明认为应该推进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数据验证,增强数据共享,并开展煤矿区全生命周期监测和碳汇监测工作。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徐智敏强调地下水资源对生态修复非常重要,后续研究应加强对地下水影响范围的监测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必行之路,亟需确立系统方案与实施路径。应通过生态修复与低碳技术融合应用,提升矿区生态环境系统。低成本、易实施、好推广的生态修复和低碳发展技术是实现突破的关键抓手,需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联动,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基础。会后,专家们赴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考察,参观实验厂房和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展厅。

视频专区
党史学习

国际交流

  埃及时间11月15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角“全球能源危机下煤炭转型可再生能源”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峰指出,中国的气候政策在党的二十大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二十大对中国未来推进气候行动和全球治理也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对整个世界的能源体系架构、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峰表示,近十年来,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煤炭行业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成功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攻关任务,不断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引进,以人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刘峰强调,未来中国煤炭行业将继续聚焦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秉持开放合作,发挥政策引导、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煤炭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煤炭与多能源耦合发展,提升煤炭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获得感、幸福感,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煤炭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中国煤炭学会将继续专注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搭建综合交叉交流平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构建开放共享的产学研融合服务平台,从而为中国煤炭从业人员更加幸福的工作与生活、为中国煤炭行业转型发展、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充足的政策建言、技术保障、人才支撑等。  会议围绕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平衡发展技术端、市场端、政策端的相关话题以及典型经验与案例展开交流与分享。  本次边会由能源基金会主办,来自慈善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省级学会 省级学会
科技奖励 科技奖励